- 要开心
- 把时间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
- 不再无意义的烦恼
只要每天都开心,每天都不后悔就好了。
生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和方面。
不要总是盯着不好的地方 —— 于事无补。不要把时间消耗在注视无意义的事情上,反倒白白错过了美好的事情!
如果有能力过好每一个当下,自然怎样的未来都不需要担心。
不要漠视现在而一味担心未来。
就算现在看不到希望,但是珍贵的事物总会到来。
在重要的人和重要的时刻到来的时候,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了呢?
如果人生的本质是虚无的,那做什么才有意义?
因为人生是虚无的,所以要画画,所以要学数学。世人庸庸碌碌,而只有可以消解虚无的事情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在此之上,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则,然后理智清醒的得到更好的生活所需之物。
目标: How to spend University Life 。
送给自己的话
- 好宽广!
- 保持好奇心!
- 保持精力过剩!
- 节奏慢下来,让自己能够安静等待今天结束。
- 学习的秘诀:听得懂,做得出。
超基本原则
保持期待接下来的每一阶段的生活。
合理规划令人激动的想从床上爬起来的日程,并且不断前进。
身体和作息的管理高于一切具体事务的管理。
首先保证自己一直处在高效的工作状态,之后再合理调度可用安排时间。
同时把握各个阶段的小目标、大目标。
你必须能同时平衡好健康、学业和出路、技术和兴趣、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同时平衡课内学习、计算机技术、学术科研、艺术设计、影音媒体、故事创作等方面,不要专心在一件事上就遗漏了别的。不要糊里糊涂的,随时想清楚当下这件事情怎么做好、这几天怎么做好、这几周怎么过好、今年和这个人生阶段怎么过好,保持清醒,全面把握所有该做的事情。
用脑思考把每一件事情做的更好。
对每一件事情,不要轻易放弃治疗或者随便怎样都好。不要凭感性和冲动,多用脑思考,尽可能分析选择、用逻辑推导后面的结果,让日常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方面都能做的更好。
认知
你以为你已经懂了可能并不是真的懂了。
光是记住结论没有任何意义。
「联想是很重要的能力」这种空洞的话看似显而易见,大部分人却不知道如何真正实践,真正的懂是明白怎样的能力才是联想能力的体现,怎样做才可以培养联想能力。
「早睡早起很重要」早已听腻,但是陷入了晚睡和只有晚上有工作效率的恶性循环,就算做一两次早起的尝试多半也会失败,只有完整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才能让你离开势阱。
重要的是知道结论后面的很多东西:结论的具体实例,结论怎么应用到生活中。
客观世界的真实规律是独立存在的,不必太介意包装。
把马哲毛选当作政治忽悠而忽视其中的实践方法论太蠢了。因为书名Low或者内容看起来重复而错过学习的机会太蠢了。在起码简单浏览内容之前就因为粗暴判断错失干货太蠢了。
不要吝啬多学一点,读一百本书就能提炼出其中共通的客观真理。不可以等着一本完美的、新奇的、超级高效的书出现才愿意学习。
同样一本书,有的人爱不释手熟记于心最终练成大师,有的人嫌弃这里不友好这里写的差挑三拣四最后一无所得。同样的教程和讲座,有智慧的人善于挖掘宝藏发现其价值,有的人动辄说这个水那个毫无内涵,实际上是因为自己水无法辨别其中真意。引申开来,同样的心态区别,考进二流大学的人有的以各种抱怨环境差教师差为自己无能辩解,有的人尽一切方法依靠自己抓住机会获得成就。
作息和健康
保持期待接下来的生活,每天规划日程。
一旦对未来没有期待,对事情没有安排,就会变得好像做什么都可以,然后开始耽误事情。首先要相信自己会让接下来的一天、一周变成有意义和值得期待的一天。然后扫视重要的事情,做出简要日程规划,并在规划好的时间内专心致志一件事。
人活着就是要加快能量流动。
重要的是多吃、多消化、多运动。为了防止下一顿吃不下饭而不吃东西很蠢,与其饿着不如用多运动工作促进消化,忍着不吃东西只有睡前例外。
同样,不应该吝啬花在学习和时间上的投入,不必要凡事追求「高效」,追求「少学不必要的东西」,而应该疯狂尽可能多的学习,然后尽可能多的实践。用充沛的能量和精力支撑自己快速试错,只有能量够了,不介意爬起重来的成本,才能做到不惧怕失败。
(结合前面,「要无畏失败」就是一句空洞的结论,看起来谁都懂这个道理,其实不懂关键在于要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勤奋为前提保障才能做到!)
从必须要做的事情中发现乐趣。
有的人总认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自己所学专业是被迫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其实一旦去做那些所谓感兴趣的事情,真正遇到困哪后多半也会放弃。这是心理上的合理化机制,还没深入尝试的「兴趣」是逃避和借口的乌托邦。
过去物质贫瘠的时候孩子可以在简陋的泥巴木棍玩具中找到快乐,物质丰富了的孩子却容易陷入消费主义,拥有再多也感觉无聊只想买下一个新玩具。
主动寻找乐趣是一个人重要的能力之一。C++ 也很有趣,高数离散也很有趣。既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就从中发现乐趣。
难免有状态不好的时候。
做好准备,思考这种时候能做什么,做决策的时候慢一点。
不要熬夜,就算对方熬夜了,你也不应该陪着熬夜。
别人熬夜了第二天还能生龙活虎,你反正不行。
睡眠不足的时候,要做的不是努力,而是限制行动。此时,意志力和自控力会下降,要尽全力保证作息恢复稳定。
早起一定要以早睡为基础,不要定出明显自己起不来的闹钟。
如果没有强制性日程,不要定出明显自己起不来的闹钟,那只会既起不来,又睡不好。真心想早起,唯一的办法是早早睡好睡饱。
如果你睡觉前困得不行,那你需要的是补觉不是早起。充足的睡眠和高效利用醒着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在睡眠充足基础上,尽可能早睡才能早起。
早起的精髓不是缩减睡眠时间,而是从效率低的时间向效率高的早上转移工作时间。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或者并不需要干,那为什么不好好睡觉呢?
不要赖床。
既没睡着,又没起床,这是最奢侈的时间浪费!一旦醒了,要么真的很困干脆直接再睡几个小时,要么就无论如何用力直接起来。
本质上闹钟的「贪睡」按钮是不能按的,二选一之后按掉闹钟。这个选择往往没法在不清醒的时候做,那就在前一天晚上入睡前做好预案。
在定闹钟前检查手机状态。确认不在静音状态而且手机声音足够大。
尽可能定不止一个闹钟,并做好一系列配套心理准备。(响了要怎么做/假如响了还很困/假如闹钟没响)。
心态和效率
不要让莫名的感情消耗你。
你几乎一无所有,所以没有什么会变得更糟糕的了,所以可以更勇敢,更果断,还可以冒险。不要再提问,相信你自己的答案。不要在对关系发展的磨蹭和期待中浪费时间,以此为原则做出判断,把握主动权。
不要依赖情绪作为决策工具。
情绪不稳定,而且容易互相冲突,反复调动自己的情绪来做事情效率极低,不如心平气和。
不要再拿不安全感当武器。
拿不安全感当紧迫感,拿压力催促自己,不可持续,最重要的是会扼杀创造力。
热爱动脑和思考,总结技巧和窍门。
总是脑子空空的机械尝试,然后失败是不会有任何长进的。人类的智慧是用心观察自然,寻找规律。在抱怨之前,去发现 surface 绘画和纸笔的不同之处,然后写一篇 surface 绘画技巧的教程。
越是觉得没有时间,急于求成,越是糊弄,该做的事情不好好做,效率越低。
细心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秘诀:慢下来,停下来,节奏慢一点,想清楚你要做啥。很多时候根本不是太慢而是太快了,要慢到悠悠闲闲的程度才行。横冲乱撞是不行的。
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可以有高速的节奏感,但是不能把这种急躁带到事情与事情之间。
用聪明的方法去追寻人生、感情和哲学问题。
困了就应该睡觉,用状态不好、效率不高的方法,不止解决不了数学问题,也解决不了一切的思考人生、感情和哲学问题。停下,睡觉,相信自己,温习原则。没有谁比自己更能可靠的提供一切支持。
学习和创作
不要用安全感的需要去玷污艺术。
回到初心,高中已经结束了。艺术本身就是享受,不是拿来换取认同和喝彩的技能。不要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结果本身毫无意义 —— 必须享受创作这件事本身。
可以尝试从人类尺度思考意义和价值和无足轻重。把热情倾注在永恒的创造。
技巧本身是趣味的一部分。
技巧不是解题不得不背的工具,而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运用各种技巧本身充满了乐趣。技巧的应用场景、方法、效果无不充满了智慧。不是为了实现作品而不的不学习技巧。技巧本身就像解谜游戏一样好玩。
联想和幽默是很重要的能力。
把所有想到的可能性陈列出来。根据某个主题进行设计。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开拓思路。
乐于认识你所生活的宇宙。
你故事里的人不能总是生活在和自己一样的环境。画里的美少女不能没有光鲜亮丽的饰品。专业,和无聊的东西,认识更大的世界。你是艺术家,要去传递这个世界的美丽。
发现生活中的美。
作为艺术家应该观察生活。美丽来源于生活。人物姿态。景色细节。星巴克的咖啡摆位。不要无趣和百无聊赖。体育课也可以成为游戏的灵感。广泛联想!
把观察周围环境当成小游戏。
捕捉各种细节,关注物体和任务和痕迹,尝试从身边能看到的事物挖掘尽可能多的信息,做出联想猜测,就像小孩子会做的那样。
人际交往
找团队的时候也要有冲劲的人。
你一直需要这样的人和自己的慎重举措和长远规划互补 —— 就像 ZJW, DR 和 DH 。
大部分人并不真的那么介意被打扰,也不会对你的出丑念念不忘。
不要过度在意不涉及自己核心利益的小失态和小意外。有时候该搭话就搭话,该说就说,要冒头让别人印象深刻。出场率高反而更有用。
不要试图用道理和利益分析说服所有人。用一点谈话的技巧。
更多数人不是类似自己这样试图成为理性的决策者,而是依靠谈话的技巧和感情驱使作出决定。
在必要的时候不得不「忽悠」他人为自己所用。
也会有「不识好歹」不能靠客观分析说服的人。
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和预测对方的反应,让交流更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
交往时纯粹的「直率随性」不一定值得鼓励。
生活
不要在容易漏的口袋里放重要的卡片。
收拾好你重要的东西,丢不起。
尽可能在第一次出错时就吸取教训。
不要当成只是意外。甚至不要只是吸取这次教训本身,思考下次还可能出现什么其他的问题,分析并想好对策,能从还没发生的错误中学习才是最好的。
灾后重启指南
所谓的「灾后」,指的是灾难性的颠倒的作息、因为非自控或者被其他人主导、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大段时间浪费。此时,稍安勿躁,记住自己的经验:半天优异的表现就可以立即回归好的状态。
- 首先对之前的错误进行归类和分析。
- 溯源到连锁错误开始的时候和最后一个正确的时候,复现、定性问题并「归零」。
- 下一次,你应该在哪个阶段开始警惕、更改哪一个决策,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 接下来,强调几个至关重要的心态。
- 掌握超基本原则。作息高于一切、平衡各方面目标、动脑思考解决方案。
- 慢下来到悠闲的程度,找到平稳的节奏,不要急躁和盲动。
- 你很可能需要换换场合,散散步或者走一走,把事情想清楚。不要被宿舍和IM或SNS的环境限制。
- 建议系统性浏览补习一下作息、原则相关书籍,高效完成重建。
- 不要沉寂在时间管理操作本身太久或者陷入思考人生。严格注意作息,投入有意义的事情,争取让自己高效运转到下一次早起,就是阶段性胜利。
图书导览
- 基本追求
- 《原则》《专业投机原理》明白你想要什么,无论具体是何物,然后去实现
- 《道德经》《(马哲政治教育理想观点)》「无为」的更高境界,顺应时代潮流和人类生产力发展需要,量力做出贡献
- 基本心态
- 《原则》《把时间当做朋友》《专业投机原理》个人前进心态
- 《毛泽东选集》《道德经》做事和决策方法
- 决策原理、思维规律、世界规律
- 《成瘾》《乌合之众》《娱乐至死》《黑镜》文化浮躁刺激和消费主义
- 《自控力》《习惯的力量》《助推》《蜥蜴脑法则》个人行为控制和大脑决策原理
- 《冲动的世界》人类长期价值
- 《资本论》人类社会运行规律
- 学习和工作和时间管理
- 《把时间当做朋友》《暗时间》《新生》学习和时间管理综述
- 《如何成为尖子生》学生生活
- 《深度工作》有效工作
- 《如何高效学习》《学会提问》《思考的艺术》学习方法
- 实用工具
- 《为何精英都是时间控》《这本书能让你睡得好》作息和睡眠
- 《细节:如何影响他人》人际交往
- 《原则》《道德经》团队和管理学
- 《那些伤,我为什么放不下》《自卑与超越》《动机与人格》情绪管理
- 《追求意义的意志》《人的自我寻求》《大问题》人生哲学
- 传记
- 《邓小平时代》《褚时健传》《毛泽东传》
-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
近期评论